【征文】“两个一切”改变彼此——我和一个学生的故事

时间:2020-08-11浏览:13设置

这是2018秋学期最后一次复习课了,我卖力的讲了一个半小时,然后让学生提问题,然而并没有人响应,一个个耷拉着脑袋,只等下课。说实话,开放教育的成人学生学科基础是太差,尤其我们工科专业,理解不了自然问不出问题。看看气氛有些尴尬,我又开始啰啰嗦嗦讲了起来,无非是一些考试不是目的,真正理解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之类的大道理。下课时间刚刚到我就无奈的挥手说了声 “下课”,学生们陆续走了。我收拾好课本乘电梯下了楼,拖着沉重的脚步往停车处走去。当路过校园的“两个一切”雕塑时,我不禁驻足沉思了起来。“博士毕业到开放大学工作也好多年了,我们要培养怎样的学习者?他们对社会经济建设能起多大作用呢?我们践行‘两个一切’到底为了什么?”正值初冬,空气也并不怎么好,昏暗的灯光下,“一切为了学习者,为了一切学习者”的字迹似乎显得有些模糊。


此后好些天我一直有点郁郁寡欢,无心工作,直到S发我消息的那一天。S是我以前专科一个学生(S是他微信名),不知什么时候加过我的微信,我已记不得了,反正加微信的学生也太多。大多数学生不太微信联系老师,也许出于礼貌不想打搅老师,也许确实没认真思考过没啥问题可问。但S这次有点儿不一样,他大概九点多发过来的微信,附了一张图片,上面是一道初中的二元一次方程应用题。我当时刚打完球,一身汗还未退去,拿着手机看了一眼,感觉有些奇怪。我第一感觉是这学生估计有孩子正上初中,问他题他也不会,只好求教于我。心想我这不成免费家教了!虽然有些不情愿,但我没有拒绝他,毕竟从小学到高中女儿的数学都是我在辅导,经验还是蛮丰富的,何况他这道题也没啥难度。我回到家找了一张纸写好解题过程拍照发给了他,他发来了感谢的表情。从那以后S常常发我一些题求教,大多数时候是在晚上。除了上课我没法回答他,其它时间,即便是在打球或是在跟朋友吃饭,我都会找到纸笔解给他看,如果看不懂我就给他关键处点拨一下,务必让他理解。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他:“你是家里有小朋友要辅导吗?怎么净问这些问题?”他说“不是啊!我自己感兴趣,有的我自己找的,有的是同事问我的。感觉自己基础太薄弱了,要加紧学习啊,感谢老师的帮助。”听完之后我不免有些吃惊,他能花这么多业余时间学这些补基础那说明是非常爱学习的,虽然基础差,那有可能是年轻时贪玩,或者受教育的条件不好,但起码现在是一个认真的学习者。对于这样的学习者我们教师还是很喜欢的,数学是我们机电专业的基础,能帮他打打基础也是很有意义的事儿,没准儿他有信心了就会再来读个专升本。


知道了他的情况后我对他的问题更上心了,经常会为他不理解处跟他微信讨论好久,甚至给他写一些不同解法启发他举一反三。此后从他发的问题的难度上我能感受到他的进步,容易的题已经不需要再问我了。有一次闲聊我问他是做什么工作的,他说“老师,我在建造保卫祖国的舰船啊!”我仿佛看到了他脸上自豪的表情。在这一瞬间不知怎的我内心突然增添了一些责任感,萌发了培养好他就是培养祖国的建设者,就是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的神圣使命感。自己把自己拔得这么高似乎有些好笑,但这确实也影响了我,让我对我们学校的办学宗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。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者多种多样,不管是哪个层面的劳动者都是在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贡献,能通过教育把像S这样的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,那显然是对国家建设大有裨益的。“两个一切”的办学宗旨是让所有学习者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,它要求我们要积极奉行终身教育的理念,坚持以终身学习为特征的全民教育观,使教育服务进一步面向社会全体成员,归根到底还是要多多培养各种层次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。


自那以后,我跟S不仅限于聊数学题了,我会比较注意培养他对科学严谨的态度,对事物求真的态度,不管他是施工者还是将来成为工程设计者,这两点都是很重要的。转眼一年过去了,S还是会时不时问我问题,而我也乐此不疲地回答他,因为我觉得这意义重大。这种变化也反映在我的课堂上,我开始认真关注每一个学习者,了解他们各自的情况,尽自己所能有意识地个性化辅导他们。


又一个初冬的晚上我上完课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向停车场,路过“两个一切”的雕塑时突然收到S的微信,“老师,学生一直记着你的好,很有幸茫茫人海中能认识你,谢谢了!”我突然间很感动,得到学习者的认可应该是我们教师最大的光荣吧。这晚的月亮很圆,空气清朗,柔和的灯光下,“一切为了学习者,为了一切学习者”的字迹清晰可见,仿佛闪着神圣的光芒。

 

返回原图
/